近年多了媽咪認識母乳的好處,選擇餵母乳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對新手媽媽來說,BB出生頭幾天已經是餵母乳的第一個挑戰。育嬰專家鼓勵母親和初生嬰兒「共處一室」,方便隨時餵母乳和安撫,對刺激奶量和建立寶寶安全感大有幫助。新手媽咪和家人對母嬰同房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或疑問,媽咪會休息不夠嗎?上奶真的比較容易?我們請來幾位過來人媽咪分享經驗,還有專家貼士,讓準媽媽和家人好好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寶寶盡快學啜奶
已有一子的BONNIE,去年在公立醫院誕下女兒,至今已經三個月大。BONNIE十分支持母乳餵哺,兩胎都是餵母乳。她說非常享受母嬰同房的安排,更形容上奶和餵奶的過程均非常順利。
「我生完阿囡,醫護人員幫我縫針時,已經將BB放在我身上讓她嘗試吸啜。當時我只掛住看著BB,看她吃不吃到奶,感覺很開心,不經不覺抱著她足足一個小時。之後還抱著BB一起上病房,我的視線一直沒離開BB,之前的陣痛和生產的痛楚統統忘掉了,人也十分精神,感覺好好。」
BONNIE與女兒由產房轉到病房後,繼續餵母乳,她說兩胎的餵母乳經驗不盡相同,但慶幸兩次都可以母嬰同房,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頻密餵哺,並能經常請教醫護人員,確保BB的吸啜情況良好,對往後的持續餵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開始。
「阿囡同大仔有很大分別,大仔會自動張大口吃奶;阿囡嘴仔細,吸啜時會弄痛我,由產房轉到病房後,她更好像不肯開口啜。護士長經常巡房查看我們餵奶有沒有問題,我把握時機問護士長,她向我做了正確的示範,即時糾正我的餵哺姿勢和阿囡的吸啜姿勢。」
BONNIE又說母嬰同室的另一好處是,媽咪比較容易掌握BB吃奶的「信號」,能在BB「扭計」前已經安撫她,令照顧BB相對來說方便輕鬆。
「同BB同房,我好多時間望著BB,她一有動靜,我就立刻餵她和安撫她。出院回家後,也大致掌握到BB幾時想食奶。雖然有時BB也會喊,但沒有喊到歇斯底里那種,安撫一下就能平靜下來 。後來有位心理學家朋友告訴我,阿囡的自我情緒管理很好,我覺得是因為一開始便母嬰同房,讓BB的需要即時得到回應,BB也少了哭的理由。」
媽咪寶寶同步休息
同樣育有一子一女的FRANCES,兩胎都選擇母嬰同房。「好享受母嬰同房的安排,覺得整個過程很神奇。記得生完大囡時心情很亢奮,完全不覺得累,一心就想盡快餵人奶,大囡一喊我就抱起餵奶,她也很快懂得吸啜,連姿勢也不用怎樣矯正,她慢慢就自己會啜了,餵完奶便放回床仔,很順利。記得頭兩日我完全沒睡過,心情很亢奮,甚至BB睡了我也不想睡,就顧著影相(笑)。」
FRANCES說第三日開始感覺累了,但沒有想像中辛苦,秘訣是把握BB睡覺的時候,自己也馬上去睡,慢慢自己的身體也跟了BB的吃奶節奏,母嬰逐漸建立「默契」,出院後的餵奶過程一直順利,奶量也一直充足,足夠回應寶寶的需求。
私院生產,把握埋身餵哺
RUBY本來很希望能按嬰兒需要餵哺。可是她在私家醫院生產,沒有母嬰同房的安排。雖然醫院表示會盡量配合她的意願,但最多只能是當護士察覺到BB哭時,便通知她自行去嬰兒房餵奶。
「當初選擇在私家醫院生產,已經有考慮餵奶的安排。私家醫院大多沒有母嬰同房的選擇,我唯有選擇會按BB需要通知媽咪去餵奶的一間。有一次BB半夜喊得很厲害,護士親自走過來叫我去餵奶,但去到嬰兒房時,BB已經哭完了。我在醫院期間還沒上奶,是出院回家後才上奶,也是出院後才學習觀察BB何時肚餓要吃奶。」
醫院婦產科護士貼心貼士
讓寶寶心平氣和地吃奶
專家認為母嬰同房能讓媽媽隨時看到寶寶覓食的樣子(即早期的肚餓信號),盡快回應寶寶的需要。這樣會給寶寶更多機會在心平氣和的情况下練習吸啜,既可增加寶寶學習吃奶的效率,又可減少媽媽乳頭受損的機會。反之,當嬰兒極度肚餓而嚎哭時,會令吸啜相當困難 (哭鬧已是較遲的肚餓信號);而媽媽乳頭受損的機會也可能增加。
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
母嬰同房另一重大好處,當然是可以減少嬰兒哭啼。由於媽媽一直在寶寶身旁,寶寶一哭,媽咪便可立刻回應寶寶的需要,減少哭啼。母嬰同房期間,媽媽是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寶寶很快便能熟識媽媽的聲音、氣味和手勢;媽媽亦能學習觀察寶寶的信號,從而促進兩者建立緊密的聯系,安全感與滿足感亦隨之而生。
媽咪放心睡得安心
母嬰同房可減少媽媽同寶寶的分離焦慮。試想嬰兒剛出世就被抱到別的房間,媽媽總想多看看寶寶,又會掛慮寶寶有沒有哭,哭的時候有沒有人抱,吃得夠不夠等等。母嬰同房讓媽媽確知寶寶睡得安,吃得夠,便可安心休息。
未能母嬰同房也應爭取親自餵哺
若基於種種原因,例如醫院沒有母嬰同房的安排,或嬰兒需要特別加護,專家也提供了一些建議,讓媽媽能順利餵母乳。
- 媽媽可因應自己的活動能力和寶寶的情況,盡量在產後六小時內前往育嬰室餵哺,其後亦盡量爭取機會在嬰兒房頻密餵哺母乳。
- 你可請醫護人員留意嬰兒早期的肚餓信號,需要餵哺時盡快通知你,讓你即時往嬰兒房餵母乳,同時請他們盡量不要給寶寶任何母乳替代品。若寶寶的情況不適合「埋身」吸啜,媽媽可請教醫護人員如何用手擠奶,然後儲於瓶中,讓醫護人員餵給寶寶。頻密擠奶能幫助媽媽上奶及維持奶量。
- 如你與嬰兒的情況穏定,可考慮盡早出院,回家實行母嬰同房。
- 若出院後遇到任何餵母乳的問題,可去就近的母嬰健康院接受母乳餵哺輔導,亦可致電母乳餵哺熱線查詢。
- 母嬰分離的情況,往往不是媽媽所能控制。產後媽媽因要適應照顧初生寶寶帶來的各種轉變, 而且休息不足,容易胡思亂想,怪責自己。媽媽若察覺自己情緒不穩,應向親友傾訴心情,或聯絡醫院、母嬰健康院、或各支援團體求助。
母乳餵哺的支援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 親臨附近的母嬰健康院
• 致電母乳餵哺熱線 3618 7450
「母愛蜜語」母乳餵哺朋輩支援計劃
• 熱線 6194 3359
醫管局各大醫院的諮詢熱線(只限於該院生產的媽媽,詳情請向各醫院
查詢)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 2838 7727 (上午9時至下午9時)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 2540 3282 (24小時電話錄音)
你的兒科 / 產科 / 家庭醫生
作者在本文章表達的見解,未必代表愛嬰醫院香港協會的意見或立場
總編輯: 梁士莉醫生
編輯組成員: 陳翠雲女士﹑周愛鳳女士﹑劉慧儀醫生﹑徐瑩女士﹑黃章翹女士﹑黃惠芳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