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17, 2023 3:00 下午
Published by bfhi
很多媽媽在餵哺母乳時都面對著種種疑難與挑戰,想盡辦法來增加奶量。這期通訊邀請了曾珮瑜女士來撰寫關於增加奶量的迷思,為大家釋疑。原文亦提供了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及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的相關資訊,以方便媽媽了解實施母乳餵哺友善場所/工作間的指引。(詳見原文)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各方支援 順利踏上母乳路 作者︰ 曾珮瑜女士 (自然育兒網絡創辦人之一、衞生署「母愛蜜語」朋輩支援計劃項目經理) 餵哺母乳不單是媽媽和嬰兒的事,家人、醫療機構及人員、朋友、公司及社區人士的態度和言行都可能影響媽媽餵哺的信心和動力。媽媽周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為媽媽的母乳路付出一點點。 準父母如能在產前先瞭解母乳的好處和配方奶的風險,明白兩者的差別懸殊,媽媽餵哺母乳的動力會大大增加,而爸爸也會盡力支援媽媽。反之,準父母若不瞭解母乳的好處,或被廣告的失實聲稱誤導而以為『配方奶和母乳差不多』,甚至『配方奶比母乳好』,媽媽便會對餵哺母乳失去動力,爸爸也不會支持媽媽餵哺。 在以往支援媽媽的工作中,遇到的媽媽大都從醫院或母嬰健康院得到正確的資訊,知道母乳是嬰兒最合適的食物。可是,即使媽媽對餵哺母乳充滿期望,若周圍的人因不瞭解而不支持甚至反對媽媽餵哺母乳,媽媽在產後也會很容易放棄。 媽媽能否成功餵哺母乳,除了產前的準備,產後初期的餵哺情況也非常重要。近年大部分醫院都在進行或已經完成愛嬰醫院認證,在措施及職員培訓的改善下,對母乳媽媽的支援有顯著幫助。產後盡早實行母嬰肌膚接觸及開始餵哺,可讓嬰兒盡快吃媽媽的初乳。在產後首數天,嬰兒仍在學習吃奶的階段,媽媽也在適應中,媽媽和嬰兒得到擁有豐富母乳知識和經驗的醫護人員協助,可以在關鍵時刻學到正確的餵哺技巧。加上母嬰同室的安排,媽媽可以更快地摸索嬰兒的各種信號,及時對嬰兒做出反應,邁出順利餵哺的第一步。 當媽媽和嬰兒回家後,困難往往就開始了⋯⋯嬰兒開始對母乳的需求增加、當媽媽產後尚未復原時,再經歷幾天頻繁照顧嬰兒,體力開始下降、新手媽媽沒有醫護人員的協助。此外,對於新生命的來臨,家人和朋友可能有不同的反應、家人對照顧嬰兒的方式又可能有不同的意見、大家把焦點都放在嬰兒而忽略了媽媽、各方的探訪讓媽媽沒有足夠休息⋯⋯ 家人支援和協助媽媽的最佳方法是專重媽媽餵哺嬰兒的意願及照顧嬰兒的方式,盡量配合媽媽,避免提供太多意見使媽媽感到混亂。有時候家人為了希望多跟嬰兒互動或讓媽媽多休息,會建議媽媽泵奶或添加配方奶,可是這樣會讓媽媽容易塞奶和奶量下跌,損害了母乳餵哺。除了餵哺外,家人可以協助媽媽處理其他照顧嬰兒的事務,例如更換尿片、洗澡等;也可以為媽媽準備食物及做家務,讓媽媽除了餵哺之外有更多休息。 .....
六月 1, 2023 9:01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 (包括圖像) 愛嬰醫院重新認證 – 一個持續的旅程 作者︰何沛儀女士,姚寶珠女士,陳承智醫生,蘇景桓醫生,黃琨朗醫生,周慕貞女士,陳玉明女士,徐仕途先生,邱燕萍女士,岑敏芳女士,潘美婷女士,楊秀玲女士,戴玥翎女士,吳素敏女士,鄭淑雯女士,甄子健先生,黎嘉慧女士 背景 在成為「愛嬰醫院」的第三個年頭,威爾斯親王醫院需在2022年進行重新認證。這次的過程與首次的定名工作類似,除了大量的文書工作外,還需要準備由「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評核員團隊進行的現場評估。 挑戰 踏入2022年首季,我們開始準備重新認證的工作。可是這很快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的挑戰,感染病例在頭幾個月內飆升。不少準媽媽因為害怕感染都盡可能避免前往醫院,亦有產後媽媽選擇提前出院。與媽媽的接觸時間縮短,因此令準備父母分娩和嬰兒餵養及教育工作倍添困難。 疫情大流行造成了進一步的困難。身體抱恙的嬰兒必須入住新生嬰兒病房,若媽媽出院,他們便需與媽媽分離。由於疫情期間實施感染控制措施,探訪限制對媽媽造成極大困擾。與此同時,為應付大量確診者及其需求,婦產科的產前、產後病房以及外科的小兒病房須改為接收確診患者,原本的護理服務因而作出調整。部分醫護人員被派往隔離中心,進一步加劇人手短缺問題。環境急劇變化,加上要兼顧重新認證工作,員工的工作壓力在所難免增加。所有這些障礙讓我們疑慮如何在不讓員工過度緊張的情況下,為父母提供支持的同時,順利進行現場評估。在克服疫情挑戰時,亦要維持優質服務,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機會:跨部門團隊應戰方法 為了應對眾多的挑戰,我們徵求了團隊的意見。其中一個方案是稍為推遲「愛嬰醫院香港協會」的現場評估。即使如此,我們仍然擔心進行評估訪問時,一些為疫情改變了服務性質的病房,可能仍需要為確診患者提供服務。如果場地尚未準備好,考核能順利進行嗎?員工將如何同時處理服務的轉變和重新認證的現場評估呢? 我們在婦產科裡幫助媽媽為嬰兒的出生做準備,目標是創造一個母乳餵哺的友善環境,給每個嬰兒人生最好的開始。儘管我們是香港出生人數最高的產科部門,工作繁忙,但員工仍花時間和精力不斷增進對母乳餵哺和如何促進嬰兒取得營養的知識。由於吸引和支持媽媽母乳餵哺很重要,因此產科團隊在產前為媽媽提供早期教育。在疫情高峰期間,團隊制定了安全可行的措施,確保媽媽不被剝奪在產前學習嬰兒護理的機會。這些措施包括安排嬰兒餵哺網上課程,讓準父母可安在家中參加課程,我們也在網上平台教授分娩按摩技巧和溫柔分娩的知識。部門亦提供不同教育影片,以便父母可透過二維碼觀看影片,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為抓住一切機會,釋除準媽媽的顧慮,在產前檢查、術前評估門診、妊娠糖尿病教育講座和產前入院時,部門會安排嬰兒餵哺的小組討論環節。就員工培訓方面,除為現職同事提供進修課程外,我們不斷定期為新入職員工舉辦內部母乳餵哺課程,以確保他們能妥善照顧母嬰。 意識到在引導醫院走向嬰兒友善方向上,兒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整個兒科團隊全程積極參與了認證和重新驗證過程。由檢視母乳餵哺率和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開始,透過規劃、教育和培訓員工、推動團隊合作以及不斷檢視和改進工作流程,同事逐漸由不認識轉變到了解「愛嬰醫院行動」對病人和社區的好處。我們亦在教學過程中,收集前線員工的意見,以掌握在實踐「成功餵哺母乳十項指引」的潛在困難和可行的解決方案。.....
五月 19, 2023 4:30 下午
Published by bfhi
SayYes支持母乳餵哺 【誠邀參加「母乳餵哺室設計比賽」】 (活動詳情︰https://www.sayyestobreastfeeding.hk/hk/schedule-detail?schedule_id=40) 齊來構想理想的母乳餵哺室!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聯同香港特別行政區衞生署舉辦「母乳餵哺室設計比賽」,誠邀企業和公眾一起發揮創意,設計出更貼合授乳媽媽需要的母乳餵哺室。 *參與方法* 參賽者可將參賽作品,連同姓名、聯絡電話及電郵發送至 bfcompetition@unicef.org.hk ,郵件名稱請註明「報名參加母乳餵哺室設計比賽」; .....
四月 17, 2023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愛嬰措施 作者︰ 曾珮瑜女士 (自然育兒網絡創辦人之一、衞生署「母愛蜜語」朋輩支援計劃項目經理) 近年大家都會聽過部分政府醫院已認證成為「愛嬰醫院」。究竟「愛嬰醫院」與其他醫院有什麼不同?設立「愛嬰醫院」的目的又是什麼?大家知道嗎? 母乳餵哺的好處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根據衞生署在2021年公佈的資料,在2020年本地出生的嬰兒在出院時曾以母乳餵哺的比率有86.8%,但以全母乳餵哺嬰兒至4個月大的比率則只有25.6%。這顯示了很多媽媽一開始都想餵哺母乳,可惜最後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未能持續餵哺。 媽媽是否能夠順利地餵哺或持續餵哺取決於很多因素,當中非常重要的是媽媽要有正確的哺乳知識,及在產後初期把握「上奶黃金期」去建立奶量。「愛嬰醫院」必須奉行「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包括了一系列的措施,在餵哺母乳的起跑線上為媽媽們助跑。 「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是什麼?如何可以幫助母乳媽媽?讓我們為大家講解幾項直接與媽媽有關的措施,讓大家了解更多。 第四項:促進母親於產後即時與嬰兒無間斷的肌膚接觸及儘快開始餵哺母乳。 分娩後,如母嬰的身體狀況適合,醫院會安排嬰兒與媽媽立即進行肌膚接觸。肌膚接觸不但可以為嬰兒保暖,穩定他的心跳和呼吸,還有助刺激媽媽乳汁分泌,增加成功哺乳的機會。 儘快開始餵哺,除了可以讓嬰兒進食初乳,亦可以刺激媽媽上奶,同時讓嬰兒儘早開始學習吸吮乳房的技巧,對媽媽上奶有很大的幫助。 .....
三月 13, 2023 9:11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Improving Weight Gain in Premature Babies with Fat-rich Breastmilk 利用高脂肪母乳改善早產兒增重 作者︰王嘉燕女士 資深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培訓導師 (世界衞生組織母乳餵哺課程).....
二月 9, 2023 11:15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經濟通通訊社8日專訊》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在醫學雜誌《刺針》上發表在的論文,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使用誤導性營銷和激進的遊說策略來推動銷售額。 論文作者表示,製造商對其產品作出未經證實的聲明,例如「產品與母乳非常相似」,認為應禁止這種做法。此外,作者指出,製造商在營銷部分低過敏性或有機配方時,有時會暗示產品具有特殊益處,並以高價出售。 世衞表示,吹捧奶粉,不鼓勵婦女母乳餵哺的做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現時使用配方奶粉已經成為常態,只有不到一半的6個月以下嬰兒按照世衞的建議進行純母乳餵哺。 新聞來源︰ https://www.etnet.com.hk/www/tc/news/categorized_news_detail.php?newsid=ETN330208938 世衞網頁(影片)︰ WHO: Launch of the 2023 Lancet Series on Breastfeeding,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ial.....
二月 8, 2023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Breastfeeding and Vitamin D 母乳餵養與維生素D 作者︰ 馮嘉慧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簡介 母乳被認為是首選的嬰幼兒食物和營養來源。然而,健康的媽媽不論有否服用補充劑,其乳汁內的維生素D含量都偏低。1 世界各地均有報告指出,母乳餵哺的嬰兒若未能接觸足夠的陽光和沒有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會出現維生素D缺乏症和佝僂病。2 當全球正努力推廣母乳餵哺作為嬰幼兒的最佳營養的同時,母乳餵哺嬰兒的維生素D水平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
十二月 1, 2022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在私立醫院實施循證的母嬰同室計劃 作者︰林翠詩女士 (Tracy) Tracy 是註冊護士/助產士和國際認證哺乳顧問 (IBCLC),在香港一家私立醫院的產科病房工作。以下是她在醫院推廣母嬰同室的經驗分享。 母嬰同室是指醫院把新生嬰兒床24小時安放於媽媽床邊,而不是於育嬰室1。這並非香港私家醫院的常規做法。不過,大量科研指出,母嬰同室為母親、新生兒和社會帶來莫大好處。 母嬰同室的好處 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愛嬰醫院行動」訂立了「成功母乳餵哺十項要點」,實施母嬰同室是其中一項。由於只要安排母嬰同處一室而無須額外添加人手和儀器,母嬰同室被視為具成本效益的措施。母親照顧自己的嬰兒可減低嬰兒在育嬰室的交叉感染風險2;母嬰同室不但避免母嬰分離,而且加強他們之間的親密依附關係,也讓母親更容易直接餵哺母乳3。Kim和Park的研究顯示,母嬰同室幫助媽媽培養更正面的態度,並提升他們照顧新生兒的信心和母乳餵哺率4。 對醫院政策和實踐的影響.....
十一月 2, 2022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專業陪月員(母乳餵哺)課程證書2022 有關課程資料,請 按此 。 五月獲發「合格證書」的畢業生名單 :- 日期︰29-5-2022 (排名不分先後) .....
十月 17, 2022 9:08 上午
Published by bfhi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母乳迷思(增奶篇) 作者︰ 曾珮瑜女士 (自然育兒網絡創辦人之一、衞生署「母愛蜜語」朋輩支援計劃項目經理) 大部份母乳媽媽都曾經擔心自己的奶量,當中大部分媽媽無論是真的奶量不足,還是只因信心不足,都曾經有增加奶量的想法,至於用甚麼方法來增奶,媽媽群中及坊間都流傳著不同的資訊,究竟是否有效?媽媽們急於上奶的同時,也要小心選擇增奶的方式呢! 坊間傳說 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上奶湯水,如木瓜魚湯、鱆魚雞湯、通草、王不留行⋯⋯。除了這些傳統的湯水,近年也有一些坊間或媽媽群組推介的上奶食物,例如榴連、三文魚刺身、珍珠奶茶、椰青飲品等。 商家們當然也看準母乳媽媽的市場,推銷各種聲稱可以增加奶量的商品,當中媽媽奶粉、哺乳媽媽補充品及草本茶的廣告就最多。 媽媽奶粉 相信大家在社交平台,都曾經看過不少媽媽KOL有關飲用媽媽奶後,奶量增加的分享。查看有關產品的主要成份,包括:脫脂奶、玉米糖漿固體、蔗糖、全卵磷脂奶粉、人造香料及一些營養素。究竟是那一種成份有增奶的效果呢?再者,衞生署建議,哺乳媽媽需要的額外熱量只是比懷孕前多大約500卡路里,而這些媽媽奶一杯的卡路里究竟是多少?糖份又有多少?其中一個品牌的建議飲用份量是每日2杯,各175ml,已含有超過260卡路里。媽媽們要小心吸取太多熱量,令媽媽由「增奶」變了「增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