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s

愛嬰電子通訊︰愛嬰情報 (2021年6月) (文章內容摘錄中文版本)

六月 1, 2021 8:00 上午 Published by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產科醫生︰努力邁進   作者︰石允文醫生 (瑪麗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   作為產科護理專業和婦女健康倡導者,產科醫生有責任協助婦女實現她們餵哺嬰兒的目標。在香港,出院時的母乳餵哺率已從1992年的19%增加到2019年的87.2%。不過,在2018年,四個月大嬰兒的全母乳餵哺率卻僅為29.1%。 這說明儘管很多媽媽產後開始餵哺母乳,但大多數卻不能持續。沒有人比產科醫生更適合幫助孕婦作出有關嬰兒餵哺的明智選擇,提供預早的指導,支援她們授乳和處理母乳餵哺問題。   培訓與持續進修 研究顯示,在產科工作的醫生表示他們在有關嬰兒營養的培訓不足,更甚是他們的慣常做法和推廣母乳餵哺的建議互相矛盾。所有醫生都需要接受充份的培訓並持續進修,才可以為婦女提供準確、不偏頗的母乳餵哺資訊,及有關餵哺問題的支援。醫生們也應該認識本地及區内的母乳餵哺支援服務,在有需要時為產後媽媽作出轉介。除了知識和技巧,產科醫生於維護嬰兒餵哺的態度同等重要,這對成功餵哺母乳具關鍵作用。   產前護理 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產前護理應包括查詢孕婦對母乳餵哺的看法、識別她對母乳餵哺的憂慮和遇到困難的風險,及進行乳房檢查。醫護人員也應在婦女懷孕早期告訴她母乳餵哺的好處 。研究證實,醫護人員的鼓勵能令更多婦女開始用母乳餵哺,尤其對於那些低收入、年輕、教育水平較低或單親的母親。應該採用以婦女為本的方式,讓她們和家庭成員及早預計可能遇到的挑戰、擬定應對策略,攜手建立嬰兒餵哺計劃。醫生也可協助澄清一些對母乳餵哺的誤解,例如與孕婦患乙型肝炎相關的問題。資料顯示,對乙型肝炎傳播的擔憂是母乳餵哺率持續偏低的原因之一。.....

愛嬰電子通訊︰母乳餵哺 人人樂道 (2021年4月)

四月 16, 2021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推動母乳餵哺 企業應升級家庭友善政策   作者︰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 (UNICEF HK)   法定產假在去年12月已經正式由10周延長至14周,對初生嬰兒和父母來說自然是一大喜訊。這亦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更正面的影響——因為媽媽可以更容易在家餵哺母乳了。   母乳餵哺是成就子女健康成長的第一步。母乳能減低嬰兒死亡、發病及營養不良的比率,長遠來說,更可以減低公共醫療開支。餵哺母乳亦可增加母親與孩子的親密感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助母親減低產後焦慮。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媽媽在產後一小時內開始餵哺母乳,並在最初6個月以全母乳餵哺。然而,香港衞生署兩年一度的母乳餵哺調查顯示,2018年出生的嬰兒中, 6個月大時的全母乳餵哺率僅得26.3%,遠低於40%的國際水平1。愛嬰醫院香港協會2020年的問卷調查亦指出,產婦離院時的母乳餵哺率在過去兩年約87%,不過,全母乳餵哺率僅 20%2。香港的母乳餵哺,仍然有改善空間。要推動母乳餵哺,給予兒童最好的早期發展,企業同樣可以出一分力。   母乳餵哺是成就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一步,要鼓勵媽媽們堅持餵哺母乳,企業的支援十分重要。.....

如懷疑或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母親可否繼續餵哺母乳?

三月 31, 2021 9:01 上午 Published by

2019冠狀病毒病-健康建議 來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https://www.fhs.gov.hk/tc_chi/news/nCov2019/ 如懷疑或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母親可否繼續餵哺母乳? 母乳餵哺給寶寶和媽媽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包括全面的營養、抗體及活細胞,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目前有限的研究並未有從母乳樣本發現此病毒,因此沒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病毒會經由母乳傳播。然而,在餵哺母乳的過程,媽媽可能透過飛沫或身體接觸把病毒傳給寶寶。 假如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或因出現病徵而需接受醫學檢測,媽媽可與醫護人員及家人商討是否適合繼續餵哺母乳,例如所處方藥物是否適合母乳餵哺。如果媽媽仍想繼續餵哺母乳,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寶寶。當餵哺寶寶時,要先佩戴外科口罩,保持雙手清潔。若媽媽患病感到不適,亦可考慮把母乳擠出,由家人餵哺寶寶。媽媽擠奶或泵奶前,或照顧者接觸寶寶前,應先清潔雙手和做好個人衞生措施。然而,媽媽因病未能餵哺母乳或想暫停餵哺,可以嬰兒配方奶餵哺寶寶;同時亦應定時擠出母乳,以避免乳管阻塞和乳腺炎。

隔離期間的母乳餵哺建議(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三月 31, 2021 9:00 上午 Published by

隔離期間的母乳餵哺建議(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2021年3月30日) 在檢疫隔離期間,我可以繼續餵哺母乳嗎? 請與醫護人員及家人商討是否適合繼續餵哺母乳。母乳餵哺給寶寶和媽媽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包括全面的營養、抗體及活細胞,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目前有限的研究並未有從母乳樣本發現SARS-CoV-2(傳播2019冠狀病毒病的新冠病毒),因此沒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病毒會經由母乳傳播。然而,在餵哺母乳的過程,媽媽可能透過飛沫或身體接觸把病毒傳給寶寶。雖然嬰兒和兒童可以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但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他們感染的風險較低。在確診的幼兒病例中,大部分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的病徵。 如果仍想繼續餵哺母乳,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寶寶:  觸摸寶寶前後要洗手  在可行的情況下,與寶寶接觸時佩戴外科口罩  觸摸奶泵或奶樽的配件前要洗手,並在每次使用後清洗所有零件  若你感到不適而不能直接餵哺,亦可考慮把母乳擠出  若你因病未能餵哺母乳或想暫停餵哺,可以嬰兒配方奶餵哺寶寶;同時亦應定時擠出母乳,以避免乳管阻塞和乳腺炎  留意接受母乳餵哺的孩子有否出現症狀 詳細建議: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FAQ_Breastfeeding_Quarantine_CHI.pdf 更多防疫資訊,請瀏覽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 www.coronavirus.gov.hk  

愛嬰電子通訊︰母乳餵哺 人人樂道 (2020年10月)

十月 16, 2020 12:00 下午 Published by

請 按此 下載 PDF全文版本(包括圖像、參考資料 及 相關網頁)   母乳媽媽戒口的迷思:濕疹篇   作者:謝嘉雯中醫師 (香港中醫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公立醫院母乳義工)   陳太的寶寶出生時像粉團,又軟又滑,但兩個月後,陳太發現孩子臉上出現散在的紅斑或丘疹。因為癢,寶寶表現出煩躁哭鬧,睡眠欠安。嚴重時,兩頰更出現大片紅斑、水皰、甚至流黃水,看醫生診斷為「濕疹」。 家人朋友見狀,紛紛問媽媽是否吃錯什麼東西,是否餵人奶時把「濕疹」過了給寶寶,甚至明示暗示,希望陳太停餵母乳。 左一句右一句,令陳太既擔心寶寶狀況,身心亦承受不少壓力。   媽媽吃什麼 = BB吃什麼? 臨床上,中醫師常收到媽媽以下提問: 1......